常吃长寿鱼,真的能长寿吗?
海外疫情刚爆发的时候,CNN发布了一则有趣的新闻:调查显示,有38%的美国人表示因为科罗娜啤酒(Corona beer)与冠状病毒(Corona virus)同名,以后再也不买科罗娜啤酒了。
在此次的撞名事件中,科罗娜啤酒厂商真可谓是无辜躺枪。唏嘘过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商品名称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暗示。这也是为什么商家在设计商品名时大多使用寓意美好的字眼。
而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海鲜中好寓意的代表——长寿鱼。
胸棘鲷俗称长寿鱼 手绘图:李玉强QMCS
“长寿”并非浪得虚名
长寿鱼,英文名为Orange Roughy,中文学名是胸棘鲷(Hoplostethus atlanticus)。它的拉丁文属名Hoplostethus直译就是胸藏武器(棘刺)的意思。长寿鱼有一身讨喜的橙红色,体型中等,通常体长在30-40厘米,体重大约为1-2千克。大者体长可达70厘米,重达7公斤。
长寿鱼是典型的深海肉食性鱼类,它们生存于180-1800米的暮光区-午夜区水层,这里缺乏光照,水温通常在3-9摄氏度之间。由于没有红光可以到达这个深度,长寿鱼看似醒目的橙红体色反而可以帮助它们完美地隐入四周深蓝甚至漆黑的环境中。长寿鱼的主要栖息场所为海底山脉,在这里它们捕食小型鱼类、虾类和鱿鱼,同时躲避着巡游鲨类、合鳃鳗、无须鳕、蛇鲭,甚至还有少数齿鲸类天敌的追捕。
栖息在维马海山的特里斯坦岩龙虾
©Richard Barnden / Greenpeace
海底山脉是大洋中一类十分独特的生境,是许许多多特别的海洋物种的“生命驿站”。迄今为止,我们对长寿鱼和它们的海山生境的了解还十分有限。
长寿鱼之所以被称作长寿鱼,是因为它的确是世界上已知最长寿的商业鱼类,通常能活一百多岁。目前的最高记录是在塔斯马尼亚捕捞的一条长寿鱼,有着250岁的高龄!市场上售卖的长寿鱼年龄一般在30-100岁之间,也就是说,鱼的年纪可能比吃它的人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还要大。
长寿鱼的分布极广,从冰岛到摩洛哥、从纳米比亚到南非,全球各大洋的热带至温带海域都有它的身影。虽然分布广泛,但由于长达数十年的过度捕捞,如今长寿鱼的种群数量已经不容乐观了。
长寿鱼属于“爱热闹”的鱼类,繁殖期间,它们常常大量聚集在一起,同步产卵;平时也喜欢扎堆结伴。这种群聚的习性,使得渔民们能够轻易地将其大量捕获。
1978年,人们首次在新西兰附近发现并捕捞到了长寿鱼。在接下来的20年里,秘鲁、印度尼西亚等地区也开启了长寿鱼的捕捞业,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 “红色怪鱼”名气越来越大,捕捞量也越来越多,在1980年代后期达到每年9万多吨的最高水平。
新西兰的长寿鱼拖网渔船 ©Greenpeace / Roger Grace
可惜好景不长,过度捕捞很快就对长寿鱼种群资源造成沉重打击。长寿鱼的捕捞旺季为7、8月份,恰巧它们的产卵季在6~8月,这种在产卵期进行捕捞的行为犹如杀鸡取卵,加快了长寿鱼资源的衰退。数据显示,大多数长寿鱼种群在5到10年内被捕捞到小于其原始存量的20%。在渔业不受管制的地方,这些鱼类被捕捞到商业灭绝。长寿鱼每年的渔获量也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迅速减少,许多小型渔场因此倒闭。
博物馆中的长寿鱼标本 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红色名录中的红色怪鱼
长寿鱼生长缓慢,需要至少20年才能达到性成熟,50%的长寿鱼在32-41岁才产卵繁育下一代,雌性平均怀卵量为4~6万枚。这种性成熟时间晚、繁殖力较低的特性,使得长寿鱼种群恢复的速度要比其他大多数鱼类更慢。
如今,长寿鱼的濒危状况已经得到许多NGO组织的关注。2007年,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SPRFMO)开始限制其管辖范围内长寿鱼的捕捞区域和捕捞量。2010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将长寿鱼列入海鲜红色名单,意味着来自不可持续的渔场或渔获方式。2015年,IUCN评估长寿鱼的濒危等级为易危(VU)。
长寿鱼在IUCN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易危
然而,由于长寿鱼分布范围广泛,受到不止一个国家的管辖,这使得限制捕捞的工作面临重重挑战。例如,虽然地中海的许多长寿鱼渔场已经关闭,并且该物种在欧盟水域上岸是违法的,但是它仍然很容易在对其他物种的深海混合拖网渔业中被兼捕(bycatch)。而有些地区的渔业管理部门则认为长寿鱼已恢复到可持续的水平,对其并不加以严格控制。
一艘捕捞长寿鱼的深水拖网船损毁并拖上了一块海山上生长着的巨大红珊瑚 ©Greenpeace / Malcolm Pullman
许多证据表明,如今长寿鱼仍然处于受胁迫的状态,需要长达百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由于长寿鱼几乎都是用极具破坏性的底拖网捕捞的,在捕鱼的同时也会对水下数百米直至3000多米的海底山脉上生存的深海珊瑚等珍稀而脆弱的生物群落造成毁灭性破坏,底拖网所过之境犹如荒漠。
遗憾的是,一边是环保人士不断的呼吁,一边却是长寿鱼在市场上火爆的人气。历史上,美国一直是长寿鱼的最大消费国,然而,近年来中国的长寿鱼市场有了显著的增长。2014年,美国从新西兰、中国、秘鲁和印度尼西亚进口了大约1455吨长寿鱼(主要是鱼片)。2015年,中国进口了至少4000吨长寿鱼 (主要是全鱼)。在迷信吃啥补啥的我国,长寿的吉祥寓意和讨喜的橙红色使长寿鱼很快成了节庆送礼、婚庆寿宴的首选之一。
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新西兰长寿鱼” 来源:淘宝网
目前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长寿鱼渔场,2014年捕捞总量超过8500吨,占全球估计捕捞量的95%。2015年,长寿鱼的出口为新西兰带来了约5300万新西兰元(约合3700万美元)的收入。这也是市场上长寿鱼的商品名多为“新西兰长寿鱼”的原因所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16年一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障未来的水产品供应”的国际非盈利性机构,在众多海洋环保机构的质疑和反对声中,为新西兰长寿鱼渔业贴上了象征生态环保的小蓝标,这可能会严重误导关注可持续海鲜的消费者。
长生不老,还是早日飞升?
市场上售卖的长寿鱼的年龄一般在30-100岁之间,只要花上两三百元,你就能买到一条80岁高龄的长寿鱼。那么,根据“吃啥补啥”原则,吃长寿鱼是否可以延年益寿?
咳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长期大量进食这样高龄的鱼,对你的身体可能弊大于利。
汞随着食物链传递累积 来源:wikipedia
通常情况下,食物链等级越高、寿命越长的生物,其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就越多。在漫长的“鱼生”中,汞等重金属渐渐在长寿鱼体内累积下来。研究表明,长寿鱼组织中有机汞的含量在0.30-0.86 mg/L之间,是其他食用鱼平均有机汞含量的3-10倍,非常接近1976年美国政府对可食用鱼类汞含量设定的安全上限1 mg/L。有机汞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可造成语言和记忆能力障碍等。
跟禽畜类的肉相比,食用鱼类有益健康的一个重要科学依据是部分海洋鱼类富含对人类有特殊益处的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和EPA,是其他天然食材几乎都不具备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尤其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而EPA( 二十碳五烯酸 )则对人类循环系统的健康大有裨益。已知DHA和EPA含量丰富的鱼类包括沙丁鱼、秋刀鱼、马鲛鱼、鲐鱼、鲑鱼(包括多种野生的太平洋鲑,也包括养殖的大西洋鲑,俗名三文鱼)等,它们是大多生活在温带-寒带海域的中上层鱼类。
鱼类通过食物链获得不饱和脂肪酸 手绘图:李玉强QMCS
究其原因,是因为DHA和EPA这类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由海洋中的微藻类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然后通过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逐级传递到鱼类身体中,作为鱼油的主要成分积蓄下来。因此油脂含量丰富的鱼类往往富含这类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
但是由于阳光穿透海水的深度非常有限,依赖光合作用生存的微藻类很难在水深200米以下生长,常年生活在深海的长寿鱼也就没有机会通过食物积蓄鱼油。因此它们的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偏低。至于商家们提到的“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质和氨基酸”等营养价值,都可被其他普通食用鱼类和肉、蛋、奶类所替代。
总而言之,常吃长寿鱼不能帮你延年益寿,反而会增加健康受损的几率。出于对胎儿健康的考虑,需要吃鱼补充DHA和EPA的孕期妇女尤其需要规避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在美国联邦政府环境保护署EP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海鲜安全食用指南上,长寿鱼(红框所示)因为汞含量超标的问题,与鲨类、旗鱼、剑鱼、大目金枪鱼等大型鱼类同列“避免食用”栏
“福寿好彩头”的背后,是过量的重金属带来的健康隐忧,一个超长寿命物种的挣扎,还有不可持续的拖网渔业对海底山脉区域宝贵而脆弱的生物群落的反复伤害。这个时候,少吃,或最好不吃长寿鱼,就是对这个物种、对我们共同的海洋、对人类自身最好的关爱。
科学吃鱼,才不会无鱼可吃。每个人舌尖上的选择,决定了海洋的现在与未来。为了培养新一代负责任的海鲜“吃货”,海鲜明鉴将为中国消费者定制科学、有趣的可持续水产品消费指南。想要边吃海鲜边做环保?那就快快关注我们吧!
参考文献
[1]MalcolmClark. Are deepwater fisheriessustainable? — the example of orange roughy (Hoplostethus atlanticus) in NewZealand. Fisheries Research, 51 (2001) 123–135
[2]Economic Intelligence Unit. Orange RoughyIn China — Wholesale, Retail and Consumer Insights. 2018
[3]D. C. Boyer , C. H. Kirchner , M. K.McAllister , A. Staby & B. I. Staalesen (2001) The orange roughy fishery ofNamibia: lessons to be learned about managing a developing fishery, SouthAfric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3:1, 205-221
[4]Bulman, C.M.; Koslow, J.A. (June 1992)."Diet and food consumption of a deep-sea fish, orangeroughy Hoplostethus atlanticus (Pisces: Trachichthyidae), offsoutheastern Australia".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82:115–129.
[5]Collette, B., Fernandes, P., Heessen, H.,Herrera, J. & Smith-Vaniz, W.F. 2015. Hoplostethusatlant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阅读更多
———— / END / ————